据卓源科技所知,自从1984年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建筑在美国诞生以来,智能家居已经进入中国三十多年。在传统家用电器市场日渐衰败的今天,智能家居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青睐。
现在,智能家居已经从最初的无人问津发展到现在的集齐美的、海尔、格力、长虹等头部家电品牌在内的热门行业。
随着越来越多的家居品牌涌入市场,自然而然地竞争会更加激烈。然而,在智能家居市场的竞争中,家电企业或逐渐被边缘化,成了绿叶,而小米、华为、BAT等互联网品牌却成了这场竞争的红花。
近几年来,在消费升级和“懒人经济”流行的浪潮里, AIoT智能家居无疑成为最具想象空间的物联网应用场景之一。卓源科技从艾媒咨询查询到数据显示,从2016年到2020年,我国的智能家居市场规模从620亿元增长到1923亿元,预计2022年将达到2200亿元。
在广州举办的中国建博会上可以看到,良好的市场前景也催生了很多智能家居产品,从最近的中国建博会上可以看到:动动嘴(就是你理解的声控)就能控制所有灯光;冰箱里的饮料也可以直接在冰箱门上下订单;就连烹饪小白都能看到:动动嘴就能控制灯光;真的是懒人福音啊!
据《2020中国智能家居发展白皮书》调查显示,智能家居中的热门产品主要是智能家居,其中大部分是智能家居消费者使用的主要领域,占中国智能家居消费者使用最多的是智能家电,占总消费水平的比重为19.61%,其次为智能锁(18.14%)、智能家居产品(13.7%)、智能家居产品(12.46%)、智能面板(6.21%)。
然而,单品智能家居有它的局限性,给用户带来不便的地方,就好比方:石头科技的扫地机器人可以用小米的小爱智能音箱进行控制,但是如果消费者没有小米音响,他购买的是天猫精灵,就没有办法实现互联。但如果让天猫精灵成为智能家居的入口,那就要购买配套的品牌插座,如公牛,以及海尔、奥克斯等合作品牌的型号。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如今消费者购买智能家居产品所带来的智能服务还是满足于全屋定制,但在JDB电子 JDB夺宝电子不久的未来,智能家居迟早还是要向“原生全宅”发展的。
所谓“全屋智能”就是从房屋的整体角度出发,为用户提供更加统一、多模式、更加主动的交互。把居住区打造成不断发展的本地智能终端。假如消费者在装修房子时已经有了智能家居产品,如灯具、冰箱、扫地机器人等,那么这就好办了,无论他买哪家的灯饰,再安装上去就好好好的操纵。
也就是说,未来智能家居的竞争焦点,将不再是家电产JDB电子 JDB夺宝电子品的单一,而是由谁来提供更好的全屋智能系统。
在不久的将来,没有智能家居系统的住宅将和无法上网的房屋一样不合潮流。”这一预言来自于比尔盖茨1995年出版的《未来之路》。
在1997年,比尔盖茨花费了1.1亿美元,在2007年建造了一座名为“未来之屋”的智能公寓。据介绍,盖茨“未来之屋”的家用电器、门窗、灯具、泳池等都可以通过电脑控制,主人回到家之前,浴缸已经用大数据安排好了,开始放热水同时调温;更神奇的是:卧室内的地板,它可以在6英寸的范围内“追踪”人的足迹,自动开关灯……不过,由于彼时技术还不够发达,所以在卧室里的地板上,可以在6英寸的范围内“跟踪”人的足迹,自动开关灯,因为彼时的技术并不发达,所以就会有“全屋智能”。
今天,在科技的助力下,在无线网络的帮助下,“未来之屋”的一些功能已经能轻而易举实现,同时降低了进入门槛,越来越多的企业瞄准这个新兴市场,加速入局。
在中国智能家居从智能单品的发展阶段进入到全屋智能的阶段,这些企业也逐步分化出不同的三大阵营,他们是BAT传统互联网巨头、小米华为等手机厂以及传统家电企业。
身为互联网起家的企业, BAT依靠互联网的自然流量和庞大的资金,具有与生俱来的平台生态属性。它们从百度的“小度”,阿里的“天猫精灵”,腾讯的“听听”等智能音箱作为切入点,与家用电器企业合作或者收购一些小家电工厂自主生产家电产品,再衍生打造出专属品牌。
华为、小米为代表的智能手机阵营,正在把自家的手机产品作为全屋智能家居的通行证。就拿华为的鸿蒙系统来说,有美的、格力、方太、九阳、帅康、苏泊尔等一众耳熟能详的品牌在加入鸿蒙之后,成为华为生态圈的一部分。
三是以海尔、美的为代表的传统家电企业阵营。长期与其他家电品牌处于竞争关系中,让这些传统家电企业更倾向于建立专属于自己品牌的智能全屋家居系统。部分家用电器品牌因实力不足,暂时还停留在单件生产的状态。相对于坐拥互联网的自然流量和庞大资金的 BAT,在全屋智能系统的开发上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2020年以后,中国的智能家居产业进入了全屋互联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之后,令家电企业骄傲的智能产品已成为花儿的“绿叶”,真正把握市场主导权的,将是这些掌握了智能系统技术的手机厂商和互联网企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