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我国家电行业上半年承压前行,基本从2月份开始,行业整体热度、经济体量出现大幅下滑,随着我国率先控制疫情,家电市场也迎来回暖趋势。但是,受全球疫情和经济环境影响,家电行业的市场环境大不如以前。
今年7月,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了《2020上半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今上半年,我国家电市场零售额规模为3690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4.13%,绝大多数家电品类出现不同程度的市场萎缩,厨房电器、空调、彩电等销售额降幅均超过20%,受疫情冲击十分严重。
家电出口市场和国内市场都受到不小的压力,家电出口市场承压的情况下,如何扩大内需成为关键。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促进家电家具家装消费。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对淘汰旧家电家具并购买绿色智能家电、环保家具给予补贴,家电“以旧换新”迎来了政策利好。
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主要家电产品社会保有量分别是:电冰箱4.4亿台、洗衣机4.3亿台、空调5.2亿台、热水器3.7亿台、吸油烟机2.5亿台。其中,大量使用超过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家电仍在服役。
今年年初,由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制定的《家用电器安全使用年限》系列标准正式发布,涵盖冰箱、酒柜、空调、洗衣机、干衣机、吸油烟机、燃气灶、电热水器六大品类八种产品的“寿命”有标可依。也就是超龄服役的家电产品虽然没有坏,但是使用寿命达到之后存在许多隐患。
根据《家用电器安全使用年限》标准,我国目前有大量家电超过了10年的安全使用年限,亟需更新换代。按照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的推算,仅2020年度,预计我国又将有1.6亿台家电产品达到安全使用年限。
记得上一次家电下乡活动还是10年前,在家电产品供给充足,市场缺乏驱动力的情况下,国家大力挖局农村市场的消费潜力,通过家电下乡补贴的方式增加市场需求。当然,家电品牌和厂商以及平台合作,推出多样化、功能丰富、性能优越的家电产品,抢占家电“以旧换新”的市场新商机。
不仅如此,国家鼓励“以旧换新”促进家电家装消费,同时在回收家电的处理上也提前布局。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完善废旧家电回收体系推动家电更新消费的实施方案》,明确将用3年左右时间,基本建成规范有序、运行顺畅、协同高效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涵盖了回收网络布局、标准化建设、创新消费模式、新型回收模式探索、产业链融合等各个环节,并制定了明确的三年目标和产业扶持方向。
国家推动家电“以旧换新”不仅能促进经济消费内循环,还能真正为老百姓带来福利,一举多得。关键字:编辑:什么鱼 引用地址:家电市场迎来进一步回暖趋势
如今餐饮市场在持续稳定恢复,随着最新防疫政策的调整,后续疫情形势的逐步明朗化,2023年我国的餐饮经营有望迎来反弹。 《2022中国餐饮品牌力白皮书》指出,防疫政策调整后,马太效应将会更加凸显,餐饮行业将经历一个全面洗牌的过程,部分餐饮品牌趁着行业振荡期引用送餐 机器人 等智能设备尝试智能化转型,进而可能获得先手优势,迎来发展黄金期。 白皮书还指出,近年来餐企面临房租、人力成本逐年上涨的压力,对降本增效的诉求十分强烈。因此, 数字化 、智能化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趋势,餐企要想更好立足,就必须要抓住这种趋势,紧跟时代的潮流,在疫情常态化之下,无接触、送餐机器人逐渐成了所有餐饮企业的标配。 餐饮行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业人员的
富士康郑州工厂疫情或影响苹果手机出货量。10月31日,苹果代工厂立讯精密(002475)大涨7%,外界倾向认为苹果可能会把部分iPhone 14订单转移给立讯精密从而分散风险。 据悉,富士康在郑州共有航空港厂区、经开厂区、白沙镇厂区三大厂区,其中最大的航空港厂区主要生产智能手机。一位产业链人士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富士康是iPhone 14系列最大的代工厂商,占iPhone 14系列整体代工比例7成左右。据路透社报道,生产iPhone的业务占富士康45%的收入。 员工称工厂正常生产,郭明錤称影响iPhone一成产能 10月31日,有郑州富士康员工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自己还在正常上班。“目前正常上班加隔离的员工约有15
人工智能、IoT、云计算、5G等技术的发展,构造了智能家居生态圈,也让智能家居成为AIoT中增速最快的领域。与此同时,随着科技升级与消费水平的提升,智能家居也成为当下更多家庭装修的首选。 数据显示,在2019年底,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家居消费国,占全球智能家居消费市场份额的50-60%。2021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约为5880亿元,同比增长12.7%,智能家居产品出货量约为2.1亿台。不过由于上半年疫情反复以及消费疲软,对于智能家居市场造成了一定影响。而今年已过半,各公司基本发布了半年财报,我们可以从智能家居相关企业财报中,对行业发展一探究竟。 智能家居产业链跨度较广,上游以提供软、硬件技术公司为主;中游以家用电器
今年以来,国内外疫情的反复持续冲击着供应链,对制造业构成“二次大考”。国家统计局数据 显示, 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在连续3个月收缩后,于6月回升至50.2%。 但紧接着,受传统生产淡季、市场需求释放不足等因素影响,7月制造业PMI跌至49.0% ,又回落至临界点(50%)以下。不过,众多分析人士均认为,随着精“防”细“控”,科学防疫举措落实,多地复工复产和物流保通保畅扎实推进,预计制造业将在波动中逐渐回升。 丹麦协作机器人制造商优傲机器人认为,在制造业波动回升的过程中, 行业主要在以下两方面面临痛点 。 首先 ,随着复工复产持续推进以及各项政策进一步落实,前期积累的需求将加快释放,但人力资源供给的不确定以及市场需求
全球疫情引发的供应链危机夺走了许多产品生产所需要的计算机芯片。从PC、智能手机厂商到汽车制造商,他们都在苦苦寻找芯片。然而,从5月下旬到6月的这三周时间里,一切突然发生了变化,这是因为高通胀、疫情防控措施和乌克兰战争抑制了消费者支出,尤其是在PC和智能机购买上。 形势逆转 在一些领域,芯片短缺已经变成了产能过剩,这让华尔街感到意外。到6月底时,内存芯片公司美光科技已表示要减产。美光首席商务官苏米特·萨达纳(Sumit Sadana)承认,市场的逆转让美光措手不及。 随着美国芯片公司的财报季将于本月晚些时候拉开帷幕,研究公司TechInsights的芯片经济学家丹·哈奇森(Dan Hutcheson)警告称,继美光发布悲观
、战争、还有这家公司 /
车企“缺芯”现状:停工、减产、减配。 受芯片短缺影响,全球车企面临减产、停产、订单交付时间延长等压力。 近期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宣布,由于芯片短缺,其位于法国布列塔尼的Rennes-La Janais雪铁龙工厂于7月3日停止生产。此外,StellanTIs还在6月28日至7月2日暂停其位于意大利的Melfi组装厂的生产,该工厂主要生产Jeep Renegade (BV)、Jeep Compass (BU)和 Fiat 500X (FD)等车型。 与此同时,丰田汽车也宣布,由于零部件供应短缺,6月17日起暂停丰田日本部分工厂的运营,并将6月汽车产量从80万辆降低至75万辆。 芯片厂商方面
常用芯片集锦
的发展及前景分析
现场抽取PS5等诸多好礼 SiFive RISC-V 中国技术论坛 上海、北京、深圳 3场线下活动邀您出席!
有奖直播是德科技感恩月—遇见KeysightCare - 贵重仪器安全避坑指南
站点相关:嵌入式处理器嵌入式操作系统开发相关FPGA/DSP总线与接口数据处理消费电子工业电子汽车电子其他技术存储技术综合资讯论坛电子百科